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证明,它可以极大地改变艺术品的分析,因为它与修复和损失理算有关。最近的一个鉴定案例涉及一幅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画作,名为 "布雷西圣母"(The deBrécyTondo)。英国艺术品收藏家乔治-莱斯特-温沃德(George Lester Winward)于 1981 年购买了这幅作品,并声称是拉斐尔所画。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他将这幅画与拉斐尔的另一幅作品--收藏在德国德累斯顿一家画廊里的 "西斯廷圣母 "进行了比较。尽管在许多专家眼中,这幅画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但 40 年来,温沃德一直无法证实自己的观点。

最近,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面部识别工具对这两幅画进行了比较。计算机查看了艺术家放大数千像素的作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对比确认,画中描绘的两幅圣母像相似度高达 97%,画中的儿童相似度高达 86%。有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人工智能鉴定出画作作者"。但这种所谓的鉴定并不会自动获得真迹证书,也不会使作品得到更广泛的市场认可。

事实上,艺术市场专业人士、专家、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和画廊业主对人工智能仍持谨慎态度,这是有道理的。

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当一位国际知名专家被称为某位艺术家或某一艺术时期的首屈一指的专家时,他或她的专业知识就是有效的。例如,2019 年,当专家埃里克-图尔奎因(Eric Turquin)将油画《朱迪思斩首霍罗费涅斯》归于画家卡拉瓦乔时,他的归属必须是确定无疑的。如果专家有所怀疑,他就不会在证书和专家报告中将作品归属于某位作者。

图尔昆的分析更进一步,将其与该艺术家已知的其他 65 幅画作进行了比较。经过分析的画布和颜料显示,这是一幅 1600 年至 1610 年间创作的那不勒斯作品。他的专业知识和风格分析--在与艺术史专家学院的合作下--使他能够完全确定这幅画是卡拉瓦乔的作品。事实证明,这幅作品不可能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路易-芬森的摹本。

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 重要作品的归属不可能由一个人决定。专家们周围都有专家,他们的判断才有依据并得到确认。简单地分析比较两幅画--如前面提到的关于拉斐尔作品的例子--是不够的。
  • 在艺术市场上,很难接受一幅画与某位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有 97% 的相似度,甚至比这更高的可能性。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的分析认为,75%的相似度足以验证作品的归属。但对于艺术市场及其保险公司来说,对剩余的 25% 的怀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鉴定证书以不同的方式对鉴定作品进行鉴定。作品可以来自 "艺术家工作室"--即由大师的徒弟制作--也可以来自 "艺术家本人"。许多艺术家会让自己的学生绘制部分画作,如风景画、窗帘等。

人工智能将如何考虑这些因素?如果此类画作与艺术家本人专门绘制的肖像画相比,它是否会拒绝归属?它还会考虑修复、重绘等情况吗?

这些观察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为人工智能提供支持的数据。

在 "布雷西的圣母 "一例中,说明这幅画与拉斐尔在德累斯顿的另一幅画作进行了比较。还使用了哪些其他数据?是否对材料进行了分析?是否分析了作品的年代与拉斐尔风格发展的关系?

另一个例子是 2022 年对雷诺阿的画作《一个女人的肖像(加布里埃尔-雷纳尔)》的鉴定。出售这幅画的苏富比公司使用了瑞士公司Recognition的人工智能技术来鉴定这幅画的真伪。机器分析了这幅作品的笔触、色彩和总体风格,将其与数据库中的 200 多幅雷诺阿画作进行比较。该技术的吻合度高达 80.58%。尽管拍卖行能够以这种方式确定画作的归属,但专家们仍持怀疑态度。艺术市场专家对作品归属的怀疑占 19.42%。 

正如专业专家需要实验室在历史专家的支持下对颜料进行分析一样,人工智能必须与艺术家的知识和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鉴定画作的真伪。

专家的责任还是人工智能的责任?

想象一下,在未来,人工智能经过进一步改进后,将被视为足以让艺术品市场和保险公司完全信赖其裁决的可靠工具。或者,在最低阈值为 75% 的首次分析中,它将对最初鉴定或拒绝此类艺术家作品的专家的专业知识提出质疑。

因此,有必要证明专家犯了错误。纵观艺术史,技术的发展表明,即使是最受尊敬的专家也会犯归因错误。人工智能或许会揭示出更多的错误。不过,除了目前用于面部识别的技术之外,人工智能还必须辅以其他技术。

谨慎的氛围

未来,在无法控制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的情况下,或通过集中/独家使用的方式,人工智能不得被用于鉴定艺术品。我们可以想象,有一种应用软件建议使用艺术品的照片来鉴定艺术品的真伪,甚至同意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为艺术品投保。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伪造者很可能很快就会利用这种技术,仿造出具有原作者所有特征、品质和笔触的作品。 

以伦勃朗的油画《守夜人》(1642 年)为例。这幅画在 1715 年被修剪了三面,被修剪的部分已经丢失。多亏了十七世纪的一幅画的复制品和人工智能,这幅画才得以重新组合。人工智能分析了伦勃朗的绘画技巧、色彩运用和笔触,将缺失的部分印在了画布上。一些艺术专家确信,伪造者将利用这种技术创造出难以证明是仿制品的作品。

想象一下,伪造者利用人工智能模仿画家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的作品产量巨大,其颜料、画布和媒介都很容易找到。伪造者唯一的困难就是确保作品的来源。历史上不乏成功推出假作品的伪造者。目前,艺术品市场及其保险商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险,但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艺术品的 AI 和修复

"守夜人 "的例子表明,人工智能将极大地帮助绘画修复人员进行修复。它可以更好地了解缺失或损坏的部分,并确认艺术家可能使用的颜色、形状等。尽管如此,要进行完美的修复,还需要修复师的技术和知识。

人工智能的不足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重现画作中缺失的部分,也许很快就能创作出具有特定风格的作品,但专家们仍然认为,技术不具备艺术家创作时所使用的敏感度、品味和人类智慧。